现在是:2022年9月1日 23:57:11 星期四

教育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技术

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专栏一

摘要:好风凭借力,何妨上青云----泸溪五中探索农村中学艺术与文化教育相融合之路巍巍天硚,悠悠沅水。泸溪县第五中学始建于1978年,位于沅江与武...

好风凭借力,何妨上青云

----泸溪五中探索农村中学艺术与文化教育相融合之路

巍巍天硚,悠悠沅水。泸溪县第五中学始建于1978年,位于沅江与武水交汇之地,是一座农村完全中学。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00人,教职工215人,其中高级教师41人,一级教师82人,硕士研究生6人,音、体、美、传媒等专业课教师43人,县学科带头人5人,县级音乐名师工作室1个。

学校占地面积63878㎡,其中绿化用地面积29460㎡,校舍建筑面积19269㎡,校园布局合理,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学校建有6300㎡现代化艺术培训大楼、21000㎡综合运动场、1200㎡的明溪图书馆及独立的教学楼等。校园内广播系统、网络系统先进,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功能完善,具备各类专业生学习的工作室30间,多功能演播厅1间,满足了声乐、舞蹈、钢琴、笛子、二胡、提琴、吉他、健美操、跆拳道、书法、美术、播音主持等专业教学需要。

一、坚持办学理念,谋定未来发展目标

自2006年恢复高中办学以来,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特色办学、争创一流”的办学模式,以“诚、朴、勤、智”为校训,践行“尊重人、发展人、成就人”的教育理念和“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办学思想,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创新勇气,重点发展音、体、美等特长教育,同时强化文化教育不放松,探索出一条“文化+特长”的发展模式,克服了“优质生源短缺、学生文化基础差”的瓶颈制约,实现了学生的“低进高出”的培育目标,帮助大批湘西大山深处的寒门学生圆了大学梦想。

未来,学校将将紧紧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目标,坚定实施跨学科育人工程,继续戮力进取,把学校打造成为省内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名校。

二、联外强内,转变思想促进步。

在国家“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借助未来学校助力湘西地区乡村教育的契机,学校主动作为,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教研、教学部门组建团队,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强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1.与广东东莞松山湖中学结成未来学校共同体,向发达地区的优秀学校学习,以初中数学为试点学科,通过多次线上、线下的教学共享和教研探究,围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课堂实践进行学习研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教师们耳目一新,思想认识上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意识到以灌输式教学和刷题为主要手段的数学教学方法对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伤害巨大,开始思考如何在农村学校实现教学方式、技术手段的转变;学校因势利导,成立学科集体备课组,学习优秀学校的先进理念,结合本校实际,从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延伸、课堂评价等多方面研究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未来,两校商定在试点学科的基础上,向其他学科推广,围绕学科素养,实施跨学科育人,期待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

在宋祖英助学基金会的帮助下, 学校与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继续抓好吉首大学结对帮扶泸溪五中及实习基地建设,依托吉首大学帮助,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继续大力加强吉首大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对吉大音舞学院实习生的指导,实现既增强学校的教学力量,又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能力的双赢效果。

2.借力平台,技术赋能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进行,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成为迫切需要。为此,学校更换了所有教室的多媒体系统,并组织对教师进行多轮次的信息技术培训,弥补教师们教学手段的短板;在上级部署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培训中,学校制定方案,成立四个小组,依托希沃白板等平台,安排青年教师担任专家,手把手地指导中老年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显著提高了教师们课堂教学的能力。

3. 抓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依据学校工作计划,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聚精会神抓教研,一心一意抓质量”的理念,把提高效益和质量,落实工作任务放在第一位,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加强学科组建设,完善学科组考评细则,依托学科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创建特色学科组,将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做到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各学科按计划开展综合实践课,组织开展好各类学科竞赛。

继续高质量完成泸溪一中结对帮扶泸溪五中的相关工作,通过送教、结对帮扶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被评为县“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学校”。

学校继续在初中部开设学生第二课堂,以艺体特长培训为主,兼顾文化培优,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教师队伍,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学校进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举办教师集体备课及说课大赛,提高了教师们的教研能力,增强了教师深刻理解课标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助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三、深挖潜力,校本教研创品牌。

高度重视校本教研,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开发校本课程,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把教研活动做到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数学组集思广益,编写了适合艺术生学习的数学校本教程;学校以姚彦晖副校长为主,编写了《泸溪五中乐理教程》、《泸溪五中视唱练耳教程》、《泸溪五中乐理习题集》等校本教材,并制作了大量相应的音频材料;以教科室主任姜海军为首席名师,成立了泸溪五中“姜海军艺术名师工作室”,强化艺术教学的精细化研究,并把艺术教学的经验推广到全县各中小学校;以音乐教研组长戴发为指挥,成立了泸溪五中“云端民乐艺术团”,把艺术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给学生提供大量艺术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学校挖内功、抓质量,通过了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的验收,成功申报为教育部书画等级考试考点,成为湘西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书画等级考点学校。

四、做优专业强基础,探索艺术和文化教育融合的育人模式

  1.组建艺体教育管理专业团队。

艺体教育是高度专业化的教育系统,需要以专业的管理方式保障专业教学的不断提高。学校在举办艺体专业教育时,成立艺体部,对专业教学的模式方法、专业课程的安排、专业考试的开展、专业效果的评价、艺体联考的改革变化以及高考志愿的填报,组织专门团队研究管理,把老师们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使学校的专业教育稳步提高。

  2.坚持“赛练结合,以赛促练”的训练方式。

围绕提高学生审美感知素养、艺术表现素养、文化理解素养的目标,在专业训练方式上,学校研究了“赛练结合,以赛促练”训练办法,经常进行专业的周赛和月考,通过比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回过头来再通过训练去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科学促进了教学效果显著的提高。

  3.坚持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艺术高考,终究是专业、理论以及文化相结合的考试。为了确保艺术生文化学习和专业学习共同进步,一方面,学校制定了专业学习的周赛、月考制度,每月进行一次专业及理论月考,使专业教师既重视主专业教学,也重视专业理论的教学,学生也象重视文化学习一样重视起专业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学校抓住文化教学不放松,确保艺体生文化课的开设和文化生一样。同时,在研究高考考题的基础上,分析艺术生文化学习的难度目标,分解成语数外和文综理综的小目标。在此基础上探索对知识的掌握要求,对解题能力的训练提高,力争让艺体生达到高考的文化要求。

近年来,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国家级金奖2次,省级一等奖15次,州级一等奖93次;在高考中,学校竭尽所能地将全县1000名以后的孩子培育成才,为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输送学生近4000人,改变了许多湘西农村寒门学子的命运,以实际行动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成为实现学生“低进高出”的典范校。

学校办学特色多次得到省、州领导及新闻媒体的高度赞许。时任副省长吴桂英表示泸溪五中的教育很有特色,很有内涵,是因材施教,发展素质教育的好学校;原教育厅长蒋昌忠鼓励学校要守住特色品牌,争创省示范性特色学校;原州委叶红专书记和廖良辉副书记对学校办学模式高度肯定;学校的办学方向被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其中新华社曾两度到学校作专访,州内外各地区学校纷纷前来学习交流。

五、改革创新促发展。

学校按照新形式下教育的目标和艺术联考的要求,主动改革艺术教育的模式,走出泸溪五中艺体教育的特色路子。

  1.加强初中生的艺术特长训练。

在初中部开设学生第二课堂,做到人人都学习一门艺术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为高中艺术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

  2.把牢高中部初始年级教学方向。

在高中部明确高一、高二阶段艺术教学的目标,继续强化教学力度,改革艺术教学模式,夯实学生的艺术基础,为艺考冲刺做好充足准备。

  3.改变高三强化集训的模式。

学生不再去长沙集训,改成聘请长沙的专业理论教师来泸溪五中,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教师力量、管理团队力量,共同训练。学生在本校进行专业强化训练,学校能最大限度的整合学校领导团队、年级组管理团队、班主任团队、专业教师团队的的管理力度,实现立体全方位的管理,这是任何培训学校也不具备的管理优势。通过改革,有效强化了对学生的管理,也避免了以往学生在长沙培训模式下存在的安全隐患。

六、教育扶贫优保障。

  1.坚持实施免费校本艺术专业教学。

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辐射的是本地周边的农村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村学生参加艺术专业学习,学校采取高一、高二免费进行日常专业教育的模式,从而解决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来,在这方面,学校的专业教师们不计个人得失,做出了很大的奉献。

  2.坚持实施普惠发展艺术教育。

高三艺考生去长沙进行专业强化训练,一般半年的费用在6--10万元之间,这对于湘西地区的农村学生来说,负担沉重。学校通过把长沙的专家教师请到五中来教学,同时本校的专业教师按照课后服务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专业训练,总费用不超过2万。切实减轻了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与国家精准扶贫的精神相向而行,最大限度地实施教育扶贫。

通过改革艺术教学及培训的模式,学校把“高消费”的艺术教育变成了“普惠性”的教育,学校的艺术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家长再无后顾之忧,成效显著。学校2021届艺术生180人参加湖南省艺术联考,149人超过2020届本科线,过线率达到82.8%,其中舞蹈和声乐专业过线率分别达到100%和90.2%。2022届,151人参加艺术联考,专业本科上线124人,上线率达82.1%;全校最终本科文化、专业双上线115人,创造本科上线新的记录。

七、前瞻谋划定方向。

第一步:力争用2--3年,把学校办成一所州示范性特色学校,让更多农村孩子、有专业兴趣的孩子享受到学校这一普惠性的办学红利,成为湘西地区“优质专业生”培养基地。

第二步:力争用3--5年时间的努力奋斗,把学校打造成为“管理一流、学风一流、质量一流、环境一流、幸福一流”的区域名校。

第三步:整合各种资源,在全省各类艺术竞赛及专业联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力争把学校打造成省内有影响力的艺术名校。

回顾过去,学校的艺体专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学校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践行教育扶贫的理念,创造农村中学艺术专业教育更辉煌的成绩!


相关内容

评论排行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