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BL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心得体会
湘西州花垣县石栏镇雅桥九年一贯制学校 石文彬
2022年5月,我有幸的参加了我校的“可评估的项目制学习行动计划”,让我第一次明白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面我以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为例来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进行探讨,在本节课堂教学之前,我先从江河、水井、池塘和生活污水等不同地域用矿泉水瓶收集样品,对学生进行展示,提出如何将这些水变成可以放心使用的生活用水。在学生开展探究之前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己收集讯息:(1)是不是看起来无色的水就是干净的水?(2)水中有那些物质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3)有害的物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不同的处理手段呢?我在预留这些问题给学生以后,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资源、实地水源地走访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形成各个小组的解决报告,在正式上课前可以针对各个小组的探究报告进行指正,协助学生找到各自探究问题的最佳的解决方案。在课堂教学时由各小组对自己的发现的各种水源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并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围绕教师事先提出的关于生活用水的三个问题讨论,引出实验室如何对脏水净化的问题,然后教师利用过滤装置对浑浊的江水进行过滤,让学生对比过滤前后的水在外观上的变化,进而介绍过滤的原理与操作的要领。通过展示纯净水与硬水中肥皂起泡现象的区别,让学生根据自己事先收集资料中谈论水中看不见的钙镁离子对生活健康的影响,再从容引出如何对硬水进行软化的的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节奏,由教师事先根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收集问题的根源、影响及解决方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不畏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究态度,由于学生正值青春期,当他们感到自身得到充分的尊重,他们将释放出无穷的智慧与活力,课堂教学效果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PBL这种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能适应青春期学生好奇心重、活泼好动还带有些许逆反的年龄特征,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问题的方式提前引出,发动学生通过上网自行收集问题的解决办法、开展学习小组整理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既能避免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对学生将知识点满堂灌的方式,造成初中化学教学课堂环境沉闷死板,又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PBL教学法,我深深的感受到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自学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与传统教学培养的学生相比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作能力明显提高。